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薛楓)15日,2015食品安全高層對話在北京釣魚臺賓館隆重舉行。在“中國乳業——得民心者得天下”對話環節,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韓春林表示,現代牧業自有品牌的出色表現,得益于市場對優質牛奶的需求增長,更源自其“一體化”頂層設計所實現的“2小時牛奶”絕技。
韓春林介紹說,10年前,現代牧業率先發出“規?;B殖”的呼聲并付諸行動,應對分散養殖帶來的安全隱患,邁出了奶業轉型升級的一步。10年后的今天,中國奶業進入深化改革的“新常態”。面對國內需求和國外競爭的新課題,現代牧業構建出“種養加結合,零距離一體化”的生產模式,完成了奶業產業鏈的“最后一公里”,用創新的“新業態”擁抱發展的“新常態”。
截至目前,現代牧業在全國八個省建設大規模牧場27個,配套牧草種植基地80多萬畝,奶牛存欄近22萬頭。每天生產2700多噸高品質原奶和優質乳制品,源源不斷地供應給兄弟企業和廣大消費者。
韓春林表示,現代牧業用經營實踐證明:依托創新的生產模式和本土的資源優勢,中國奶業有能力生產國際一流的牛奶產品,不懼怕任何外來挑戰。
回顧發展歷程和總結經驗,韓春林說:“我們歸納為‘0123’,也就是用零距離一體化的生產模式,實現2小時‘活牛奶’和循環經濟的兩端突破,最終承擔起奶業發展的三項責任?!?/span>
首先是零距離一體化的創新生產模式?,F代牧業把現代化的加工廠建在規?;哪翀隼?,把規?;哪翀鼋ㄔ谂涮椎哪敛莘N植地里,這不僅實現了產業鏈一體化,更實現了各環節零距離的無縫鏈接。
以現代牧業存欄4萬頭的蚌埠牧場為例,這是全國奶牛存欄最大的牧場,牧場里建有600噸的液奶加工廠,周邊配套10萬畝優質土地,種植青貯玉米和苜蓿,既滿足了奶牛的優質青飼料,又用牛糞發酵后的有機肥培肥了地力,形成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
通過種養加零距離一體化模式,現代牧業給行業帶來了四個變化。首先,加工所用奶源全部自產,將奶源的外部管理變成內部管理;其次,自己的牛奶自己加工,使產品的安全責任完全由一個企業承擔;第三,原奶供應商和乳品加工商利益一體化,有利于產業的穩定;第四,牧草種植和牧場養殖零距離對接,保證了牧草的品質,降低了養殖的風險和成本。
韓春林表示,正是依托這種新的生產模式,現代牧業實現了上下游兩端的突破:往下游,現代牧業實現了全球速度最快、“純真鮮活”的2小時“活牛奶”生產;往上游,以牛糞污發酵的有機肥還田,實現了一整套的綠色循環經濟。
看下游,在現代牧業牧場的同一建筑下,一邊是牧場擠奶大廳,另一邊就是加工車間。經檢驗合格后的牛奶,通過密封管道直達生產線,從原奶擠出到加工成品在2小時之內完成,這是世界領先的生產速度,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中的營養和活性物質,也是現代牧業牛奶“與眾不同”、“純真鮮活”的根源,更是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洋牛奶,所無法比擬的新鮮優勢和品質優勢。
憑借這獨一無二、2小時的“純真鮮活”,現代牧業牛奶上市兩年,市場占有率在同品類中闖入前三,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012年,在優質原奶的基礎上,現代牧業推出自有品牌牛奶,首年實現銷售4000多萬元,第二年賣到3.2億,2014年超額完成預定目標達到8.3億,同比增長159.2%,實現了牛奶銷售的“三級跳”。在2014年中國乳制品零售市場整體需求疲軟的大背景下,現代牧業的爆發式增長尤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