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荷蘭《新鹿特丹商業報》駐中國區社長蓋誠澈及助理一行兩人到現代牧業蚌埠牧場進行參觀訪問,由蚌埠牧場場長陳明等人陪同并介紹了現代牧業的發展及蚌埠牧場相關情況。
《新鹿特丹商報》是一家擁有100萬讀者的荷蘭報紙,在荷蘭和比利時兩國發行,該報紙以客觀中立的報道聞名。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該報紙上發表了他在外媒上第一篇文章《打開歐洲之門,攜手共創繁榮》,稱贊中國與荷蘭的友好關系。蓋誠澈社長是一位荷蘭人,具有四十一年新聞行業工作經驗,曾經在歐洲、美國做報道,還在中東做過戰地記者,是一位十分資深的媒體從業者。荷蘭既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奶業大國,荷蘭國內對于中國奶業在近二十年的蓬勃發展十分關注,尤其近年現代牧業獨特的發展模式以及現代牧業對中國整個奶業的影響讓蓋誠澈社長以及荷蘭國內乳制品同行印象深刻,本次蓋誠澈社長就是希望通過對現代牧業蚌埠牧場這個亞洲最大單體牧場的參觀和采訪,向荷蘭、比利時兩國的讀者介紹現代牧業以及整個中國奶業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在現代牧業蚌埠牧場場長陳明等人首先向蓋誠澈社長等介紹現代牧業整體發展歷程
陳明場長等陪同蓋誠澈社長對蚌埠牧場的整體布局進行了解。
蓋誠澈社長更換工作服,對我們飼養嚴格的要求贊不絕口。
蓋誠澈社長參觀我們液奶生產線,對我們“2小時”活牛奶的生產感到十分震撼。
蓋誠澈社長通過本次參觀深切體會到“種養加一體化”模式的先進性,以及對我們“純真鮮活”“2小時”的牛奶有了全新的認識,他表示:“一定要把這些先進的理念帶給荷蘭、比利時兩國的乳業同行”。他會一直關注現代牧業,關注中國乳業的發展。
附錄一 現代牧業(蚌埠)有限公司簡介:
現代牧業(蚌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冊資本3000萬元,是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蚌埠牧場位于蚌埠市五河縣朱頂鎮現代牧業園區,占地3500畝,項目總投資18億元人民幣。
2012年3月,分別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烏拉圭分七個批次,共計進口奶牛22649頭。目前蚌埠牧場存欄奶牛38000頭,其中泌乳牛17000頭,平均日單30公斤。
在糞污處理方面,運用美國引進的PFR工藝,通過沼氣發電系統,綜合利用沼液沼渣,實現糞污的綜合和有效利用,并以沼氣技術為紐帶,將沼氣、養殖和種植技術進行優化組合,做到能量多級利用、物質良性循環,形成無污染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系統。
在飼草種植方面,通過秋實草業,在牧場周邊進行大規模土地流轉,現已種植紫花苜蓿10萬畝,保證了蚌埠牧場的飼草需求。此外,蚌埠牧場項目的建成推動周邊種植業的迅速發展,青貯種植面積達5萬畝,帶動周邊農戶近5000戶,每畝增收150-260元,青貯收購量12萬噸左右,使周邊農戶年增收可達500-1000萬元。
在液態奶加工方面,現代牧業(蚌埠)有限公司液奶車間一期工程建設4條常溫純牛奶生產線,日生產能力為480噸。配置國際先進牛奶加工生產線,前處理、灌裝機設備均采用國際先進的利樂生產線,生產設備投資總額達1.4億人民幣。產品完全用純粹的原料奶加工而成,采用的是全封閉的生產流程。創造了我國第一個從奶頭到嘴頭沒有任何環節,不超過兩小時的記錄。
牧場建成后對當地農民就業產生巨大的帶動作用,帶動了周邊農戶就業近1000人,使其成為牧場正式員工,對當地的勞動力素質帶來較大改善。另外,一部分先進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引進,對提高當地的奶牛養殖和管理化水平也產生巨大的輻射效應。
蚌埠牧場為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養殖技術先進,人員和設施配備齊全,管理科學,產業前景良好,對周邊奶牛養殖農戶帶動巨大,有利于農業產業化規模的提高和訂單農業的發展,對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也適應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