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料奶體細胞數:現代牧業原奶體細胞小于25萬/ml
原料奶體細胞用SCC作為指標來衡量,即每毫升生鮮乳中含有的體細胞數量。一般來講,SCC越低代表奶牛越健康,健康牛產健康奶;SCC越高則代表不健康,原料奶中體細胞數嚴重影響牛奶的品質。體細胞數升高與乳房炎,尤其是隱性乳房炎高度相關。
因此,原料奶體細胞數被認為是衡量生鮮乳質量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只有做到養殖和擠奶所有環節的精細嚴格管理,才能保證較低的SCC水準。目前,我國還未制定法規對乳體細胞數上限進行要求(美國<40萬/mL),但全群體細胞數低于25萬/mL是大家公認的SCC管理非常好的標準。
得益于規?;s化的養殖模式,同時遵循科學嚴格的操作模式和規程,現代牧業全國27個牧場生產的原奶,體細胞均在25萬/ml以下,保持了極高的品質水平。
二. 原料奶細菌數:現代牧業原奶細菌數僅以千計
牛奶中細菌對品質影響同樣非常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生物數量,這不僅會引起牛奶變質,消毒失敗,使商品奶中細菌超標,其中某些致病菌可產生非常耐熱的毒素,經高溫處理后仍有少量殘余,更會影響牛奶的風味,這樣的牛奶不再有牛奶特有的香味,甚至導致食用者中毒。美國法定的原料奶細菌量的最高限值是10萬cfu/mL,國內最高限值為200萬/mL。但現代牧業的原奶微生物含量都在2萬以下,而實際上,幾乎所有牧場都實現了微生物數量僅以數千計的水準。
由于兩大關鍵指標的上佳表現,加上“零距離一體化2小時”的生產模式,現在牧業生產的牛奶都是用最好的原料奶,采用更低的殺菌強度加工而成,因此牛奶中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質得以保留,這就是我們的牛奶與眾不同的秘密。